最新消息
NEWS
常見問題
FAQ
聯絡我們
CONTACT US
企業參與
SPONSOR
義賣專區
STORE
國際合作
COOPERATION
運用常識
KNOWLEDGE
隊員專區
MEMBERSHIP
  首頁 運用常識 浮潛
 
浮潛

一般人對於潛水的認識,大多認為是一項刺激與神秘的活動,但是,由於絕多數人對潛水知識不足,導致對潛水存在著許多不安定感。
其實潛水也是一項簡單易學的休閒活動,我們希望藉此能夠幫助您對潛水有更進一步的認識。許多人無法分辨水肺潛水與自由潛水及浮潛三項活動的差別,而他們總稱為『潛水』。其實他們的活動是截然不同的。

水肺潛水 ( Scuba Diving )
利用輔助工具水肺使人類能於水中進行氣體交換,而達到延長在 水裡的停留時間,而停留時間多久則必須視所使用的是何種輔助工具。若使用水面供氣設備則停留時間較長。若使用攜帶式設備則時間較短。但是由於受到空氣融入血液的關係,人類水中停留的時間是有一定的限制。
目前休閒潛水所使用的是攜帶式輔助工具『水肺』,包括調節器組、浮力調整衣、空氣瓶。此類工具於水中停留時間是受到深度、溫度、能見度、水流等條件影響,當然所使用的工具品質也有關係。

自由潛水 ( Skin Diving )
為一種不攜帶水肺的短時間閉氣潛水活動,是簡型的如蘭嶼傳統潛水狩獵方式。他們不攜帶水肺而進行一種短時間閉氣潛水活動,至於停留時間則視個人閉氣的能力而定。但是自由潛水活動確有其危險的一面,及容易產生缺氧症。所使用的工具為面鏡、呼吸管、蛙鞋。
蘭嶼人自由潛水獵魚方式:先於水面利用呼吸管進行搜尋獵物,待鎖定獵物後在下潛至獵物處,進行狩獵,最後在浮出水面進行換氣。由於此種方式必須經常閉氣,因此對於人類身體會產生不良影響。

浮潛 ( Snorkeling )
是一種只利用呼吸管面鏡、與救生衣為主要工具的一種漂浮活動,由於浮潛活動者大多不會使用蛙鞋,因此蛙鞋也就不是絕對必要的配備,也因為如此從事浮潛活動大多在近岸處,以避免漂流太遠發生危險。

無論從事何種方式的潛水活動,我們建議要有完善的計畫與準備,如此才能享受海洋之美,並且才能維護大海豐富的生命力。

    回上一頁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中華民國(台灣)國際搜救總會           International Headquarters S.A.R ,Taiwan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郵政劃撥捐款帳號:19039187    戶名中華搜救總隊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郵政匯款資料局號:0121023   帳號:1131716    戶名中華民國搜救總隊           (匯款完成請與總隊聯絡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駐地:台灣桃園市八德區和成路四十一號           NO.41, Hecheng Road, Bade District, Taoyuan City,Taiwan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電話:(Tel)886-3-3772272~3         傳真:(fax)886-3-3772275         e-mail:rescue.taiwan@msa.hinet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