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
NEWS
常見問題
FAQ
聯絡我們
CONTACT US
企業參與
SPONSOR
義賣專區
STORE
國際合作
COOPERATION
運用常識
KNOWLEDGE
隊員專區
MEMBERSHIP
  首頁 相關報導 國內報導 1997
 
台灣救災啟示錄

文‧陳妙鈴/圖‧薛繼光  199711

八月,「溫妮」風災過後,災難新聞仍然魅影幢幢,新竹科學園區的聯電大火,國華航空和國軍的墜機事件,高雄中油管線發生氣爆,油輪在海上起火爆炸。日前,台北市萬人拔河活動繩索斷裂,共五十三人輕重傷,二位參加者手臂甚至慘遭扯斷。

零亂的災難現場,罹難者家屬的哭泣和抗議,淒涼的招魂畫面,官員、負責人士道歉,常是媒體大眾矚目焦點,然而,受難者此時最需要卻是……

因溫妮颱風而撿了一天「颱風假」的藍色星期一雨中清晨,台北縣汐止鎮山邊的「林肯大郡」住宅區裡,別有一股清幽的美感。一排排五層樓公寓中,幾戶的廚房裡飄出陣陣香味,早起的媽媽們已經開始打點早餐。

「颱風快報!」電視機裡,每隔幾分鐘即傳出一陣插播。靜謐的氣氛中,透著些許不安,緊閉的門窗外風雨漸強,去年賀伯排山倒海的威力記憶猶新。

是人間,還是地獄?
就在大家心裡七上八下的同時,房子搖動了起來,短短的幾秒鐘時間,只見在轟然巨響中,最靠近山坡的那一排五層樓房舍,只剩下三層樓高,一、二樓已塌陷到地底,危巔巔地倚在隔壁棟上。原來旁邊的山坡地禁不住颱風帶來的豐沛雨量,大量的土石下滑,不但一舉壓垮擋土牆,還撼動整排樓房。

附近的住戶看到這樣的情景不禁嚇得目瞪口呆,回過神的左鄰右舍哭的哭、逃的逃,原本祥和的社區早晨,轉眼間成了人間煉獄。

伴著刺耳的警笛聲,警消人員趕到災難現場,遍布各地的民間救難團體也陸續抵達,慈濟公德會的師兄師姐迅速動員。一時之間,現場到處是各個團體、穿著不同制服的救難人員。

群龍不能無首,於是救災中心緊急成立,先由汐止鎮消防分隊分隊長指揮全局,但是災害規模太大,指揮權從實地救災人員層層「上」交──汐止鎮長、台北縣消防隊長,最後交到台北縣長尤清手裡,連省長宋楚瑜、前行政院長連戰也來關心。指揮官的層級雖然愈換愈高,現場仍是一片混亂,究竟多少人還壓在巨樑瓦礫當中,沒有人能確定。

台北縣消防人員幾乎全員出動,不眠不休地輪班搜救,有十六年歷史的民間搜救團體中華民國搜救總隊也加入搶救。

總隊長呂正宗認為,根據日本專家的經驗,應該用老鼠打地洞的方式,挖出多條深入塌陷區的地道,如果以重機械挖掘,樓房可能繼續滑動,甚至再傷及陷在裡面的存活者。挖地道的方式雖然很慢,但最安全,「日本神戶地震時,直到第九天都還有生還者被救出,」總隊長呂正宗舉例。

現場上百名搜救人員便靠著鏟子等簡單工具,慢慢挖進塌陷樓房下方,拖救出多名死傷者。

然而到了第四天,在憂心如焚的家屬催促聲中,主事的縣政府改變戰略,老礦工、國軍和消防人員改以礦坑災變救災方式,以枕木架設坑道進入搜救。時間分分秒秒、一天又一天地過去,有生還者的希望越來越渺茫,六天後,搜救人員停止挖掘,重型破壞機器進場將坍塌的樓房鏟平,確定共二十八人罹難。

救災義工不求回報
國內大大小小的災難,使正規救難部隊疲於奔命,於是許多熱心公益、志同道合的民眾自行組成義勇救難組織,有錢出錢、有力出力,有時連事業都先擱在一邊。目前幾乎各縣市都有民間救難組織,如大台北地區的台北市救難協會、桃園縣的中華民國搜救總隊等,平時按照地緣關係,和當地的警消系統以無線電或電話保持聯絡,義務參與山難、水難搜救,遇到較大的火災、風災,則支援正規部隊。台北市救難協會總教練林圖平說,若是需要較長時間的山搜或打撈,他們就義務接手,讓消防人力能夠集中在其他救災任務。

台北市救難協會緣起於十年前的一個颱風夜,一群熱愛無線電的香腸族,收到一通求救訊號──一位單獨在家的孕婦即將臨盆,她擠出一絲力量,利用家裡的無線電裝置向空中的香腸族打出求救訊號,就是這個訊號開啟了這群香腸族義勇救難的序幕,並促成台北市救難協會的誕生。

這兩天,大屯山和秀朗橋下夜以繼日的山搜和水搜工作,使台北市救難協會的隊員個個顯得睡眠不足,但是如果看到家屬在一旁焦急地等待,隊員又打起了精神。「中國人就是生要見人,死也要見屍,所以就算明知沒有生還的希望,我們還是盡力去找,」林圖平說。有時候找到的屍體經過風吹日曬水泡早已不成「人」形,隊員也只能鼓起勇氣處理,經常到河湖打撈屍體的林圖平說,這種情形久而久之就習慣了,反正自己心想是在做善事,晚上睡得反而比參與搜救工作之前更安穩,但是他不諱言過去曾發生隊員因此而精神分裂的憾事。

三道防線、國軍把關
要到災難現場救人,熟悉自救救人的技能是基本條件,台北市救難協會山難搜救大隊長曾崑榮說,如果救災反被人救,反而增加消防隊員的工作。所以光靠愛心、熱情是不夠的,民間救難團體多半會自行訓練。

桃園復興鄉一座大紅吊橋上,許多年輕人正準備體驗高空彈跳,中華民國搜救總隊則正在一旁練習著各種垂降技巧,引來不少民眾圍觀。中華搜救總隊裡的教官資深的已有五十多歲,個個仍然身手矯健,總隊長呂正宗過去曾是作戰官,秘書長劉國治也曾是海軍救難大隊成員。這個隊伍十六年來,參與許多救災行動,尤其是參與多次墜機事件搜救,也曾幫助華航尋找黑盒子。

如果連消防隊和民間救難團體都無法控制災情,台灣的最後一道防線就剩下國軍部隊。像是嚴重毒物外洩,就只有國軍化學部隊出動才有可能控制。但是整體而言,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陳亮全開門見山地說,美國有一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,國內至今卻還沒有一個救難團體能夠掌握全局。就連最專業的消防隊有時候也只能望災興嘆,簡賢文感慨地說:「這個時候,消防隊員要有負起救災責任的道德勇氣,至於生命安全只能靠運氣。」

    回上一頁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中華民國(台灣)國際搜救總會           International Headquarters S.A.R ,Taiwan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郵政劃撥捐款帳號:19039187    戶名中華搜救總隊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郵政匯款資料局號:0121023   帳號:1131716    戶名中華民國搜救總隊           (匯款完成請與總隊聯絡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駐地:台灣桃園市八德區和成路四十一號           NO.41, Hecheng Road, Bade District, Taoyuan City,Taiwan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電話:(Tel)886-3-3772272~3         傳真:(fax)886-3-3772275         e-mail:rescue.taiwan@msa.hinet.net